论坛 | 续写或新篇:南方语境下的艺术行动与阐释

展览“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”同名画册发布论坛

 

论坛时间:2023.7.28

地点:华侨城创意园北区B3东侧605,上启艺术

会谈嘉宾:史建、陈东、高航、曾文馨、孙犁、蒋国远、参展艺术家

 

 

展览“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”于7月30日完满结束,同名画册也于闭幕前推出。展览画册如同一个汇集观点的容器,以此为触点,上启邀请文化艺术行业从业人士与参展艺术家于28日相聚上启,交流和分享、感应和吸收更广范围的“群体表达”。

 

围绕一组由作品和对谈提炼出来的关键词链条,参与者打开“表达”的门阀,或阐述创作理念,或分享个人经验,用与南方在地相关的讨论,延展展览的议题。

 

由展览内容梳理提炼而成的关键词链条,在论坛交流中作为嘉宾表达的“母题”

 

下面为本次交流会的谈话实录节选,内容经嘉宾审校。

 

孙犁 | 艺术家,策展人

 

我们在牛湖生活工作了将近8年,跟这个村有很深刻的交集。最初住在这里也是因为很便宜,有一种避世的感觉。很多艺术家都聚在里边,也有很多人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搬到那里,大家慢慢就习惯于那种特别慵懒的生活方式。但是这几年变化非常剧烈。面对这个时期变迁的节点,大家表面上特别热闹,其实是暗流涌动、不确定的感觉。

 

正好有一个机会,我就和主办方提到想在方二老村未来的改造中,既有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性,又保持它的艺术属性,让曾经的艺术村这种因素可以延续。而且这次展览搭建的不是一个企业的诉求,也不是艺术家的诉求,更是人的诉求。当地居民面对社会的变迁,用他们的方式去生活,传递出顽强的力道,表达出每一寸土地都非常珍贵的信念,人的本能就这样释放出来了。

 

史建 | 建筑评论家,策展人,有方空间合伙人

 

你们能在龙华鳌湖做成”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“这个展览,非常不容易,因为深圳经过四十多年的超速发展,空间历史遗产已经非常少了,你们展场的客家村落应该是清末或民初的,就更罕见了。

 

离这个建筑群不远,龙华还保留着观澜古墟建筑群,2019年我们曾在那做过“双向维度:记忆与更新”群展,是“深双”龙华分展场。我们曾想通过研究和展览的方式,不仅深度研究深圳古墟历史,也把国内如海口、连州,以及新加坡的近代历史街区更新的成功经验,介绍到深圳来,想通过展览去影响现实,甚至改变现实。

 

但是做起来非常难,因为官方有官方的操作程序,这个程序跟我们艺术介入、空间研究介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我们感兴趣的是,比如说具有人文历史的老房子、古村落、墟市的演变历史的梳理,村民/原住民生存现状的调查,我们希望把国外和国内成功的更新经验引入进来,使这些空间遗产得以保留并活化。但是当地政府不是这样考虑问题的,他们对区域会有更多经济/发展方面的诉求与规划,而且必须程序正确,这两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很难交集并形成合力。学术和艺术的介入,最后往往变成角色扮演,甚至表演。艺术能不能作为有效的扮演者,通过扮演的角色对区域更新起到一定促进或改变作用,我还是挺悲观的。

 

刘佳欣 | “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”参展艺术家及展览画册协作者

 

我第一次去排屋的时候,觉得它好像一种已经“死”掉了的建筑,但不是说它里面不再有可能性,而是它好像停在了那一个时间段。

 

然后一路过去到上一个展览,听说还有艺术家在那养鸡,所以我当时就在想,它对于我来说与其是一个展览空间,不如说是一个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地方,我就很好奇自己能在里面做什么。所以当时我邀请了这么一溜儿艺术家,想我们是不是能在里面演一场戏。后面我们获得了我们的那一间房子后,就发现其实我们几个人很像初来乍到到一个城市,找到一间空房子先住下。我们在那个房子里面,大家先各自找一个房间睡一下,把自己的东西先放进去,就有这种感觉。

 

陈东 | 大乾艺术创立者,青云文社发起人

 

我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,熟悉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和角落,但从未有过“来了就是深圳人”的感同身受,反而有一种“异乡人”甚至“闯入者”的感觉,且从中获得一种工作方法,并通过这个方法以及个体身份和角度去观察、描摹这个城市,不断的地方实践在熟悉与陌生(新鲜)中频繁转换。

 

后来,我来到珠三角,迥异的地理、语言甚至饮食文化,完全区别于我已经熟知的深圳,从有着近400年历史的“青云文社档案”的梳理中获得一个了解早期珠三角的基底,到后来发起“河流计划”聚焦广东水域的研究项目,并希望能以此串联起珠三角。

 

通过近五年多来的田野和研究,目前也以展览和出版物等形式呈现出来了,包括:以龙舟制造与存续串联起来的河流与风物、信仰、民艺……码头与渡口如何在地理中连结此岸与彼岸、历史与当下;以河流与制造为内容,探索百年来在珠三角曾经繁荣的糖厂、丝厂和其“世界工厂”的变化,以及河流在其中的角色;以“流动的家园”为议题,以河流对食物的改变为主题对疍家人进行研究,关注沙田、农耕以及渔业的发展,及其对本地食物以及味道的改变;以及还在进行的河流与边界。

 

曹象 | “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”参展艺术家

 

当时第一次来深圳,是去一个创意园,深圳又是这么现代化的城市,所以我觉得应该跟我在上海差不多。然后21年的9月份我就坐飞机来了,先到了岗厦吃了个饭,然后住在旁边岗厦村,到了那条街我就傻了,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城中村的概念,并且亲身体验到它。

 

其实在这个过程中,抛开移居的体验,我觉得非常有意思。因为之前我生活在城市中的经验全部都是现代化的,它可能有一个成见,就是完完全全地抹除过去,然后重新构建。你在那里完全不知道它曾经的痕迹。所以在深圳的这种状态中,我能够看到一种延续感,很值得去挖掘。

 

蒋国远 | 艺术家,“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”项目统筹团队成员

 

我们在策展讨论时有几个点很重要,一个时间性,过去、现在,或者是消失的、未来可能的。然后还有一个所谓的家居,就是家屋,但它又不是现在还在居住的,所以它也不能算作一个家,这种模糊的界限性特别有趣。然后这次展览它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家项目,它比较开放,也是一种很模糊性的存在。艺术家可能邀请了另外的一个人,都不是专业的艺术人士。

 

今天我看到这本书时,第一个感觉是它承载了房间屋舍的结构感,翻开时有一种不同分布的感觉,很有意思。因为我以前是北方人,没有来过南方,也不太了解南方建筑,但这本书瓷砖的这个设计元素很有意思,直到后来我家里装修,我才知道烧制瓷砖很多东西是广东的,这种材料在广东非常丰富。所以瓷砖有一种时代感,在特定年代下会呈现。

 

徐子薇 | “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”参展艺术家

 

我这次参展邀请的共创人是我的爸爸。他的身份是一个工程师,爱好摄影。

 

我为什么会邀请我爸爸,第一是因为他退休了,所以我想在他退休之后打破他之前生活的可能性;其次是我作为女儿,我想要认同他摄影状态时的身份。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面,他拍摄的行为其实植入到了里面,是我跟他最原始的交流方式,拍摄承载了这种情感。然后在展览过程中我打破了之前的一些想法,不仅仅是在情感上,也在一些观念上,比如他对摄影和布展的想法影响了我。他从他的角度打破一些东西,然后我们结合起来做,我感到一种身份的转换。

 

邓启鹏| “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”参展艺术家

 

这次展览我和两位朋友带来的都是声音作品。在空间上首先声音会有一个方位,我们可以通过左右耳以及耳廓的结构感知它前后左右的位置。上跟下其实比较有趣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经验,在家里,如果你认识楼上跟楼下的人,但是有时候觉得楼下的人说话的声音就像是在楼上传来的,其实是因为声音的上下除了耳廓的影响,脑补的信息也会形成感知的错觉。

 

此外,声音会消除空间的阻隔。比如说我们在隔壁的展厅去听这一间展厅的作品,靠着墙贴着听就能听到。声音在叙事上也经常是一种补充和丰富,我们平常看叙事,比如视觉上的叙事,它都是个框,假如说我们要讲述视角以外的叙事的时候,经常会使用声音媒介去呈现,这也会成为一种对边界的模糊。

 

曾文馨 |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候选人

 

这个展览让我想到香港沙头角地区的乡村更新,尤其是梅子林等地的发展。这些地方也吸引了许多建筑学生和艺术家的参与。然而听完分享,发现其实每个项目都不相同,背景、土地归属、城市距离,以及原住民与新艺术家的关系,都会对其产生影响。香港可供开发的地方较少,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需要以有限的空间为出发点。如果没有确定的场地,创作的尺度将被限制,或者仅停留在想法阶段。相比之下,内地宽敞的场地更容易让艺术家以工作室为创作的起点,这也体现了艺术家工作室对创作的重要性。

 

香港的工业大厦是我研究的重点。虽然自上世纪末以来香港工业转型让部分工业建筑被拆除,但仍有大量工业空间供我们探索。通过在这些空间中活跃的艺术家们的故事,我们可以逐渐解析整个历史。早期的艺术生态比较分散且保育意识不强,但现在的艺术展览让艺术家在城市更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为未来的学者和建筑师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经验。

 

 

相关出版物

 

《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》

 

相关展览

 

2023 家屋,邻人与再现的叙事

 

 

主办:再饷美术馆

出品:瑞思文化艺术中心

总策划:杨勇

项目统筹:张巧依、蒋国远、蔡晓雯

项目执行:上启艺术